“温室”培养不出球星
来源:55体育直播2025-01-19 10:32:09撰文 秦云/Q队长
半月前,“中国种子”是一个热点话题。温室培育是现代农业育种的常用手段,也是重要手段。不过在足球行业,温室培养却适得其反,难以培养出球星。
U23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国奥年龄段为主的年轻球员在联赛里能够得到更多上场机会,中国足协特地制定的“温室培育”+“拔苗助长”的措施。这项政策出台于2017年,从2018年开始执行。
这项“U23新政”要求,每比赛场比赛必须有2名U23球员球员进入大名单,至少要有1名球员首发。类似于“外援新政”,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增加年轻球员上场的机会。这项政策执行至今已经四个赛季,国奥队没有因此收获高水平适龄球员,倒是出现了U23球员身价“暴涨”的情况。
一些相对突出的U23球员在前几年遭到了哄抢,很多年轻球员同样利用政策赚到了大钱。以至于不少U23球员狮子大开口,向俱乐部先要百万签字费再谈合同条款。据称,在金元足球高潮时期曾有U23国脚一场中超还没踢过,就拿到了税后800万的五年工作合同,还有一笔高额的签字费。
U23球员身价暴涨,就是吃“政策红利”,与其实际水平不相符合。无论俱乐部,还是教练,在引进U23球员时候都不胜其烦:“这些孩子也不想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开口就是100万签字费,以后还用心思训练踢球吗?”球队必须要过“U23政策”门槛,一些俱乐部常常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球员的条件(不少俱乐部在梯队建设上走过场,无论U23新政还是后来的U21新政,都不得不买人充数)。
不过,很多U23球员性价比极低,各队购买、使用都是为了应付中国足协的U23政策要求,所以联赛里常常出现U23球员走马灯似上场下场。于球员个人来说,这样的出场参赛根本没有锻炼价值;于U23国足来说,球员水平没有提高。
球员的成长,需要在各个阶段都经历竞争锻炼。“温室培养”缺乏竞争气氛,这种保护环境里U23球员的上场机会、主力位置,都不是竞争得来,而是靠政策扶持,对于球员成长没有帮助。上场机会和主力位置得来太轻松,更让当事球员懈怠,鬼混度日。一方面因为没有正常竞争成长环境害了U23球员,另一方面也让其他年龄段球员受到不公正待遇,毒化队伍乃至整个足球界气氛。
在东京奥运会国奥年龄段球员里,人们熟悉一些的是张玉宁、朱辰杰、黄紫昌、杨立瑜,星光并不耀眼。2020年泰国U23亚洲杯(也是东京奥运会亚洲区男足预赛)上,中国队三连败,接连输给了韩国、乌兹别克斯坦、伊朗三队,小组赛垫底,没有得到进入东京奥运会机会。
吃到了政策红利的U23球员总是要长大,年龄一到24岁,马上就无人问津,俱乐部上赶着去追逐新的U23球员。24岁年龄段的球员,每年都出现大量闲置、放弃。中国足球基础本来就差,这样的操作和挥刀自宫没啥区别。
只是,中国足协没有死心,在2020年年初发布当年中超联赛及预备队联赛报名工作的通知中,推出了U21新政:新赛季中超球队名单中至少有3名本俱乐部青训培养的U21球员(本俱乐部注册、培养并参加比赛至少四年以上)。
U23新政没有振兴U23国足(国奥队),U21新政同样不会起到积极效果。——急功近利的政策倾斜,设计再好的温室培养,也培养不出好苗子。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在足球政策的设计和执行上,中国足协永远没有借鉴学习,永远在被人们“哀之”、“怨之”、“怒之”。前面已经交过的学费,后面的继任者常常继续交。就像甲A限薪最终限了个寂寞,中超竟然又接力限薪。上世纪90年代国奥打甲A出过洋相,到了21世纪10年代,国奥打中超又僵尸还魂。
可怜的是,官僚们永远不自知,永远自以为是,他们都把自己当成了规律的突破者。